FAQs
為減低師生比例,提升教學質素,本校利用直資學校的額外資源,由每級5班,每班41人,調整至每級6班,每班約34人。
現時所有中一新生均按能力平均編為6班。每一班都有來自英華小學(一條龍)及非英華小學的學生。學校安排的迎新日及各項升中銜接計劃,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和互相認識(詳情見「學生成長支援」部分)。在班主任的照顧下,同學一般很快便適應,大家亦不分彼此,融洽相處。
每年英華小學畢業生約佔學校全級中一人數六成,但比例每年都略有不同。
為配合全人教育理念,推廣體育和音樂,本校向來積極推動多元活動。本著「一生一體藝」的理念,所有中一同學均需要參與一項音樂或體育培訓計劃。另外,本校視覺藝術科亦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歡迎同學参加。詳情請參閱音、體、藝三個範疇的詳述。
英華書院致力為莘莘學子提供優質教育,不容有同學因經濟理由而失去於英華肄業的機會,因此設立學生學費資助計劃,而學費收入中百份之十將預留作獎助學金用途。
◆ 學費補助
全額補助:獲綜援津貼或學生資助辦事處全額資助之同學可申領本校全額學費補助。
半額補助:獲學生資助辦事處半額資助之同學可申領本校半額學費補助。
如欲了解詳情,請瀏覽學生資助辦事處網頁:http://www.sfaa.gov.hk/tc/schemes/fts.htm
同學須於九月就上述補助提出申請,由本校獎助學金委員會審批。若遇到家庭經濟狀況突變,同學亦可隨時向校方申請,校方會因應情況給予支援。
◆ 英華獎學金
於學術、藝術、音樂、體育方面具傑出表現的同學有機會獲獎學金提名。本校之獎助學金委員會將依同學之成績、表現及操行決定得獎同學名單。
英華書院其中一個創校宗旨為「溝通中西文化」。來到二十一世紀,學校秉持該精神,著重培養同學的語文能力,為各科的學習打好基礎。由2018開始,本校的五年發展計劃將「Purposeful Learning」定為學與教範疇的關注事項,提倡「將知識與生活結連」,致力在課程、教學和評估三方面提升同學對學習的認同感和投入感(ownership of learning),並透過全校閱讀策略提升同學的學習興趣和效能。
中文科及英文科皆有自擬校本課程。中文科的文言課程涵蓋文化、文學知識及品德情意元素。本校老師多次獲教育局及各中學友校邀請分享,過去亦曾獲香港教育大學邀請,分享文言文課程設計及教學方法。本校的中文科主任現為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中國語文教育委員會成員。另外,教育局資優教育組學校網絡(中國語文科(中學))曾邀請本校老師舉辦公開課及分享教學心得,而教育局中國語文組亦曾邀請本校老師於教師發展講座中分享課程設計心得。
英文科亦和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系主任Prof Icy Lee協作,發展出 “Learning-oriented Assessment” 的寫作教學法,培養同學對文體的觸覺和學生互評的習慣,及提升他們的語感。此外,我校連續三年參加了教育局的「中、小學語文教育支援服務」(Language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s for Primary & Secondary Schools),與局方英國語文教育的專家和其他學校的老師團隊互相砥礪,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上精益求精。
課程方面,初中課程布置既深且廣,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提高他們對追求學問的興趣。初中科目涵蓋語文(中文、英文、普通話)、數學、綜合科學(中三級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科)、人文學科(中史、歷史、地理、生活與社會、宗教教育、商業教育(中三))、科技(電腦、設計與科技)、藝術(音樂、視覺藝術)及體育等學習領域。核心課程和聯課活動互相緊扣,務求讓學習貫穿課堂以至校園內外。
高中開設中、英、數、公民四科核心科目,連同數學科的兩個延伸單元(M1與M2)共有十四科選修科。學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與興趣自由組合兩至三個選修科。中五同學可修讀為期兩年的「應用學習」學科。
我們致力做好初中至高中的課程銜接工作。我們有系統地在中一至中三滲入高中課程內容、學習模式和評核元素,讓同學逐步迎接中學文憑試的挑戰。
校內各部均提供多元化的聯課活動及資優教育學習活動,如演講、配音、寫作、短片製作班、奧數培訓課程、科學研習小組、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培訓課程、專題研習、野外考察等。由老師帶領或由資深導師任教,透過多樣化的形式(如工作坊、訓練班、與友校進行友誼賽、校內比賽及學界比賽等),同學間互相砥礪,將學習延伸至課堂以外,令同學的學習經歷更加豐富。
本校超過一半老師具備十年以上教學經驗,四成老師擁有碩士或以上學歷。
所有中、英文老師均通過教育局「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所有任教以英語授課科目的老師亦已達到教育局的相關要求。
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學校鼓勵老師修讀各類型的專業發展課程。為了不斷提升教學質素,教師會定期進行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公開課等專業發展工作。為了能夠掌握文憑試的最新發展和趨勢,本校有多名老師擔任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委員及其核下小組委員、考試及評核局評卷員、口試考官、科目委員會委員等工作。此外亦有老師應報章邀請,出任應試講座嘉賓講員,及於報刊的文憑試專欄撰文,分享應試心得,造福莘莘學子。
本校老師於輔導、生涯規劃、資優教育、藝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STEM等範疇多有建樹,於相關範疇經常與同業和外界交流,並為教育局和專業協會擔任教師培訓工作。
老師在課程編排、課堂教學、課業設計和批改均著重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對於能力優秀的同學,本校會透過各項校內和校外比賽及資優教育項目進一步發揮他們的潛質。至於成績稍遜的同學,本校亦會安排鞏固班和增潤班協助他們。校內的高年班學兄以及畢業生十分關顧學弟,經常組織補習班或擔任增潤班的導師,和學弟分享學習經驗,協助他們適應中學生活。
書院非常重視同學在讀、寫、聽、說各方面的發展,以期讓初中同學順利銜接高中課程。
首先,從應試角度而言,考評局於2016年重設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作為考材,並於2018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語文科卷一閱讀能力卷設甲部指定篇章題目,佔卷一全卷分數30%;又於乙部設文言文閱讀理解。根據2018、2019及2020及2021年之公開考試試題所見,文言文閱讀理解約佔卷一全卷分數20%。此外,根據2021年6月公佈的2024年中國語文科文憑試大綱,卷一閱讀理解佔全科總分40%,考核內容包括甲部指定篇章及文言文閱讀理解。由此可見,文言文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閱讀能力考卷佔分頗多。另外,由多年試題所見,卷二寫作能力亦常見考核文言及文化知識的問題,因此可以說,文言文在香港文憑試中國語文科中佔有重要地位。如能讓同學盡早接觸文言文,掌握文言文中常見字詞的意義,理解文言文中有關品德情意教育的內涵,就能為應付公開考試打好基礎。
其次,從語文教育角度而言,不少課程文件指出,文言教學宜於初中甚至高小展開,循序漸進,以期培養同學閱讀文言經典的興趣。《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2017)指出,要「為初小、高小或初中學生編選若干經典篇章,並結合多元化的學習材料,有機地連繫各範疇的學習。」(頁6)、「學生升中後所接觸的文言篇章會較多,小學可於高小時增加較多音節優美、琅琅上口的短淺古詩文,讓學生多點接觸文言作品,同時引導學生多誦讀,感受作品的情意。於中一學期初,教師可選擇篇幅較短、故事性較強、容易理解和聯繫學生生活經驗及所學(例如成語)的文言篇章作為學習材料。」(頁26)。至於《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諮詢文件》(2019)亦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文學作品和文言經典是文化瑰寶。我們認為有需要盡早由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學生欣賞中國文學作品和文言經典的能力,然後在中學階段逐步加強這方面的培育,從而打好語文基礎,提升學習興趣。」(頁16)。此外,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在2020年9月發表報告(《優化課程迎接未來.培育全人啟迪多元》),指出學校應該「由小學開始從小培養學生欣賞中國文學作品和文言經典等中華文化瑰寶,再於中學階段逐步加強有關方面的培育。當學生學好基礎知識,並發展對中國文學作品的興趣,在高中課程便可進一步加強中國文學作品和文言經典的學習。」(頁22),亦需要「成立專家小組,檢視如何加強課程內中國文學和文言經典的學習、欣賞經典篇章和名著,以利推廣中華文化和吸收作品內的品德、情意和美感的元素。」(頁22)。在2021年6月教育局公佈《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21),指出「以文言經典作品作為學生閱讀輸入的核心部分」。同年8月,教育局公佈初小、高小、初中及高中所增設建議篇章,藉此加強文言、文學及文化的學習。由此可見,讓初中同學打好良好的文言文基礎,對他們升讀高中後學習中國文學或中國文化知識相當重要。
再從價值教育角度而言,《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2017)在多處都有強調學校須通過中國語文科推行品格教育。此外,根據文憑試的評核原則,正面的價值觀是在寫作卷中獲取上品分數的要素之一,考生如能從生命、文化、人生價值等層面作出思考,內容可被評為「上上品」。因此,及早培養同學正確的審美觀與價值觀,以至要求同學寫作時表達正確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
總的而言,讓同學在初中打好語文基礎、建構高階思維及培養正確價值觀,相信對同學日後爭取優秀公開考試表現是無往而不利的。
由於中學的中國語文課程有不少文言文元素,本校相信,同學以母語(粵語)學習中文,不但可以減少同學在學習時所遇到的障礙,更可幫助他們積極學習,發揮創意,並發展高層次的思維,建立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此舉實有助初中同學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好讓同學日後順利銜接高中課程。因此,本校以粵語作為中國語文科的教學語言。
本校在中一、中二設普通話科,課程根據英華學生能力自擬,涵蓋聽、說、讀、拼四大部份。以《國家語委水平測試》文章為基礎,提升同學的普通話語音知識。同時,普通話科在課外提供演講、朗誦、配音等訓練課程,提升同學學習普通話的興趣,令他們能夠多接觸不同的普通話表演藝術及增加運用普通話的機會。
We have regular speaking lessons per cycle in the timetable. They provide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and practice English speaking skills regularly. School-based materials, which are aligned with the scheme of work of each form, are prepared to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er diversity. All English lessons capitalize on the outstanding oral fluency of all newly admitted S1 students and incorporate speaking elements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writ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which emphasize both teacher-student and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Students enjoy lots of opportunities to present and discuss during lessons.
The school has been dedicating itself to fostering an English-rich environment. The comprehensive English Learning Programme, which features a stamp awarding system, encourage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different English programmes, workshops and activities - creative writing workshops, i-Reading on Canvas, regular English Corner activities, “Lit It Up” literature circle, to name but a few. Students are also encouraged to take part in different external competitions and events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use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xamples are Hong Kong Young Writers Awards, Standard Chartered Hong Kong Speaking Contest, “Speak Out - Act Up” Improvised Drama Competition, and SCOLAR English Alliance programmes.
本校十分關注同學能否適應「英文數」,因此,本校將透過課本、筆記、例題、練習、暑期作業和生字表讓同學熟習英文數學名詞、常用問句詞彙和英文數學題目。此外,老師亦經常示範一些解題技巧如從問題中找出關鍵字、拆句、畫圖、列表等讓同學更容易明白題目。
本校致力培訓有數學天分的同學,中一至中四均設有「奧數班」,由經驗豐富的奧數教練執教。上年度有二十多位初中同學接受奧數特別培訓。此外,我們積極鼓勵同學參加全港不同類型的數學活動和比賽。由於部份比賽需由學校提名參加,因此參加「奧數班」的同學將獲優先考慮。過去幾年,同學在大小不同的數學比賽中表現卓越,屢獲殊榮。團體獎項方面,我們連續數年在港澳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華夏盃全國中小學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Super 24邀請賽及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中奪取中學組團體總冠軍、亞軍或季軍。以往更有英華學生代表香港出席國內及海外賽事,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比賽勇奪金、 銀牌。
英華書院的校訓是「篤信善行」。本校致力培育學生成為謙厚自信、努力求進的青年,除協助學生於學業上力爭上游外,學校亦同時提供充裕的空間予同學認識自己並發揮所長。除了歷年來不少學生在公開考試考獲佳績,同學更常於社會服務、音樂、藝術、體育等範疇有卓越表現。歷年曾有多位學生獲選深水埗區傑出學生以及全港傑出學生。近年更有年輕校友獲得十大傑出青年殊榮,足見各界對本校學生的肯定。
學校有協助學生成長的完善計劃,全體中一生都會於暑假期間參與由學生發展主任及學生成長與支援的相關組別為中一同學們悉心設計的中一迎新活動,各班班主任會設計以班為本的班會活動和班主任課,以協助中一同學適應中學的學習和校園生活。
本校致力營造正向校園,關注同學的情緒及精神健康,近年推行「Flourishing Teens」計劃,以培養同學的抗逆能力及正向思維,好讓同學擁有豐盛的人生。此外,輔導老師、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會為個別同學提供諮詢服務,亦會安排不同的活動和計劃,如社交技巧班、性教育講座等,以助同學適應和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青春期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本校在生涯規劃教育有非常堅實的經驗,透過六年一貫的事業教育課程和活動,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和選擇適當的前路發展。此外,於高中選科及大學選科方面,事業輔導組為同學提供完善的小組和個別輔導服務,協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興趣,以作出最適切的選擇。至於提供予中五級學生的事業資訊日更是每年常設的大型活動,參加的校友來自各行各業,陣容鼎盛,相關活動為學生提供難得的機會,讓同學做好升學及就業的準備,為自己的前路作出明智決定。
本校亦與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緊密聯繫,彼此支援生涯規劃教育和學生事業輔導的工作。
英華書院的辦學團體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本校秉持基督精神,致力提供不同機會予學生認識基督真理。學校每天都會由校長、校園傳道、老師或同學帶領祈禱讀經。中一至中五級均設宗教教育科,讓所有同學接觸基督教信仰,中六級則設有學生牧養及成長課。除每週恆常的信徒領袖訓練小組外,學校每年都會舉辦福音週、福音營等活動,引領同學歸主。
本校有福音事工委員會,由校園傳道帶領,除了關顧同學屬靈的需要外,也會協助同學面對成長的困惑,更致力培育信徒領袖,使福音得以廣傳。另外亦有教會特派傳道同工支援校園福音工作。
為擴闊學生視野,深化他們的學習經驗,本校每年除接待海外嘉賓來訪外,亦舉辦本地及海外不同類型的遊學團,包括學術、音樂、視藝、體育、領袖訓練以及義工服務體驗,遊學團足跡遍及二十多個國家。本校深信透過不同的學習經歷,學生不但能體驗學以致用,同時可以提升他們的共通能力,並讓他們發揮性格強項和發現他們各方面的潛能。
本校對中一新生入學時的音樂能力並不設任何門檻,但除參加了體育培訓計劃的中一同學以外,所有新生入學第一年都需要參與中一音樂培訓計劃。同學在中一完成一年的培訓後,中二開始可以自由選擇是否繼續參與培訓。
音樂培訓計劃有多項選擇,同學可因應個人能力及興趣,選擇以下其中一項作為音樂培訓。同學也可以自行在校外學習樂器。如同學已在校外學習樂器,則須選擇樂團訓練。
◆ 樂器訓練初班(適合初學者)
樂器選擇:笛子、嗩吶、 柳琴、中阮、古箏、揚琴、二胡、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
長笛、單簧管、雙簧管、薩克管、小號、圓號、長號及大號等等。
◆ 樂器進階小組(適合在該樂器有不低於三級或相等程度的同學)
樂器選擇:笛子、笙、 柳琴、中阮、古箏、揚琴、二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長笛、單簧管、薩克管、小號、圓號、長號及大號等等。
◆ 樂團訓練(適合音樂能力較高以及願意代表學校的同學,由各團指揮面試選拔。)
樂團包括:管樂團、弦樂團、管弦樂團及中樂團,另設中西敲擊樂組。
所有中一新生需要在七月中旬交回中一音樂培訓意願表格,樂團訓練的面試會於八月下旬進行,其餘樂器初班及進階小組將於九月初進行編班。校方明白部份同學已在校外學習樂器,所以鼓勵同學加入樂團,與其他同學切磋琢磨,以提升自己的音樂造詣,並投入校園音樂群體活動。另外,本校鼓勵已學習西方樂器的同學也可藉此機會再學習一種中國樂器,以擴闊視野,提高文化修養。
秉承英華樸實無華,以訓練僕人領袖為己任的精神,本校的音樂部一直以踏實的步伐,在中、西樂均衡地發展。我們著重的不只是獎項,而是希望透過音樂訓練,令同學不僅有音樂能力上的提升,更培養同學的團隊精神、紀律及領導才能,以及真正地擴闊視野。
為達到以上目標,我們除參與比賽外,也經常安排世界知名的音樂家、樂團或合唱團到訪書院,作交流表演,大師班及工作坊等。近年來我們定期舉行大型音樂交流團,到訪各地知名的音樂學院、機構及教堂,讓同學近距離見識世界一流音樂家的風範。
2013年中西樂團及合唱團曾到芬蘭赫爾辛基大教堂(Helsinki Cathedral)、石教堂(Temppeliaukio Church)及坦佩雷音樂學院(Tampere Music Conservatory)等地方交流及演出。2015年則造訪了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以及位於美國紐約州的知名音樂學府——伊斯曼音樂學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同學有機會得到學院內的教授親自指導,更有幸可以在學院內知名的柯達廳(Kodak Hall)舉行專場音樂會。2017年4月到日本學習太鼓、曲項琵琶並尺八製作,到訪長野軽井沢國際學校交流演出,出席東京成田太鼓祭,並於成田福音教會復活主日崇拜獻唱。2017年7月獲邀出席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世界管樂會議(World Association of Symphonic Band and Ensemble Conference)示範演出,參加荷蘭科爾克拉德(Kerkrade)世界音樂大賽(World Music Contest),造訪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及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接受合唱訓練,並於倫敦(China Exchange & St. Giles’ Church)舉行兩場音樂會,全場滿座並獲當地傳媒廣泛報導及好評。2019年四月中西樂團及合唱團曾到瑞典斯德哥爾摩聖雅各堂(St Jacob’s Church)、斯德哥爾摩藝術學院(Per Lyng And Glenn Mossop Kulturskolan)、諾貝爾博物館(Nobel Prize Museum)、挪威托羅爾哈根音樂廳(Troldsalen Concert Hall)、法納文化中心(Fana Kulturhus)、卑爾根十字架堂(Holy Cross Church)、格里格音樂廳(Grieg Hall)、聖瑪利亞堂(St Mary’s Church)等地交流及演出。
本校未有開設文憑試音樂科課程,然而文憑試音樂科並非升讀大學時選修音樂的必要條件。一般大學音樂系的收生取決於同學的演奏技巧、參與樂團年資、對音樂的熱誠、對各項音樂活動的投入程度及經驗等,而我們所提供的各項音樂活動及訓練足以裝備同學升讀香港以及海外音樂學院。近年書院畢業生除入讀本地大學音樂系外,還獲世界不同頂級學府錄取,包括英國Royal Academy of Music、Cambridge University、美國Eastman School of Music、Julliard School、Berklee College of Music、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瑞士Lucern Musikhochschule、奧地利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Graz 及 法國Conservatoire à rayonnement regional de Paris等。
體育課是中一至中六的常規課程,除了教授有關體育的技能和知識外,亦以提升學生的「體適能」為目的,透過參加康文署的「外展教練訓練計劃」,為同學提供更多專項運動的學習機會,亦鼓勵同學養成體育活動的習慣。
近年,泳池工程落成,上體育課時,每班學生將按游泳能力,分兩批上游泳課。首先上課的是能力稍遜的同學,往往只能夠游50米以下,甚或不懂游泳,上課期為九月至十月。接著上課是能力較高的同學,一般能以兩種泳式游畢50米,上課期為十月尾至下學期四月尾。
本校共設21隊校隊,學生可以由5個途徑成為校隊代表,包括:
◆ 英華小學體育科主任推薦;
◆ 中一外校新生呈交相關的運動資歷;
◆ 同學在中一暑期訓練班的表現;
◆ 老師在體育課堂上的觀察;
◆ 學生自薦。
學校培訓:
手球、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拯溺、網球、羽毛球、乒乓球、越野長跑、沙灘排球、七人欖球、拳擊、足毽
協助報名:
劍擊、壁球、射箭、保齡球、獨木舟、體操
歷年來,本校體育校隊表現卓越,屢次在全港學界比賽奪得獎項。例如近年就在全港學界精英籃球、足球、手球及乒乓球等項目先後奪冠。
中一體育培訓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提拔專注運動訓練的中一同學,名額有50名。一方面讓入選的同學專注跟隨各運動校隊接受專業的訓練;另一方面又可為各運動隊伍培養新血,以應付校際體育比賽,為校爭光。入選計劃的同學可豁免中一學年之音樂培訓班,專注從事體育訓練;未能入選計劃或能力稍遜的同學,仍能參與各類型體育校隊訓練備註1或興趣班備註2,成為校隊代表出席校際比賽;部份兼備音樂與體育才華的同學,亦可同時接受樂團及體育項目的培訓,代表本校出賽。
備註:
1. 體育校隊為該項目全校最高水平的同學組成,經訓練後將代表英華參與學界比賽。
2. 興趣班沒有人數限制,純為有意參與體育運動的同學而設,不論水平高低,訓練後都有機會獲提拔為校隊成員,代表學校出賽。
視藝科乃人文學科,除重視知識培訓,亦重視每位學生的發展,包括個人性格的塑造、價值觀的培養及對世界的關懷。凡此種種,有助學生面向自己和社會,在數字主導的世界,建立人文關懷的素養和熱切追求理想的快樂人生。視藝室於平日小息及放學後都會開放,為同學提供不同的工作坊和講座。校內、校外文藝、話劇工作坊和欣賞皆鼓勵同學開拓視野,認識和欣賞美好世界。就課程而言,初中上、下學期都有藝術評賞課,初中有藝術培訓班;高中則安排參觀、藝術史學習及與藝術家對話,加強同學藝術評賞能力。本校師生過往曾參與新課程的部份書籍編輯工作,並定時帶學生參與校外視藝科作品展及與藝術家對話。
除恆常的視覺藝術課堂外,同學在校內、校外亦有舉辦及參與不同視藝展覽和比賽,甚至國際賽和戲劇活動。關於美術的活動,每學年基本上有4至5項,例如參觀藝術館、聯校作品展、藝術雙周、工作坊、遊學團和不同類別的比賽等;關於戲劇的,每學年則有3至4項活動,如周年戲劇晚會、聯校工作坊、聯校戲劇晚會、戲劇欣賞、社際戲劇比賽和香港學校戲劇節。
本校設有初中視覺藝術培訓,對象為中一及中三級對視覺藝術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內容包括由視藝科老師任教的進階訓練班(例如以特別物料創作及以藝術介入校園空間等較有趣的藝術形式)、參加校外比賽和擔任藝術大使,與老師和高年級學兄一起在校園推廣視覺藝術。
本校視覺藝術科組除了會在校園走廊及視覺藝術課室展示同學的出色創作外,本學年,學校更新設視覺藝術畫廊,令學校能有恆常而又能不停更新的展覽空間展示學生創作。除校內展覽外,科組更一直積極參與聯校展覽,如香港美術教育協會舉辦的視覺藝術教學設計成果展覽、教育局舉辦的中學生視覺藝術創作展、中華基督教會區會聯校視覺藝術展覽、行政長官卓越教師獎聯校視覺藝術展覽等等,讓同學有展示出色創作的機會。過去,本校曾兩次在中央圖書館底座5個展廳分別舉行創校195週年視覺藝術展及創校200週年視覺藝術展,展出英華小學生、初中學生、高中學生、校友,以及老師的創作,一些著名校友藝術家如劉小康、李傑、王天仁、李天倫等均參與展覽,讓英華學校優良的視覺藝術文化薪火相傳。
學校飯堂於上課日的開放時間為早上七時至下午五時,同學可自行決定於飯堂或外出用饍。
本校鄰近港鐵南昌站及長沙灣站,交通方便,故並未設有校車服務。